《理想》

序章——空虚

客厅里,只亮着电视机发出的蓝光。
父母在交谈,有时会争吵,但几乎从未因他而起。那些声音就像背景里的杂音,好似一台调频不准的收音机。

桌子上的手机一动不动。没有震动,没有通知。两天前他给“朋友”们发的消息,至今仍无人回复。

他躺在床上,盯着天花板。沉默并不安宁,而是沉重、压迫,甚至近乎喧嚣。
他十六岁,却已经觉得自己因孤独而苍老。

“沉默里,比我所有对话都更像有生命。”他心想。

第一章——无声的祈祷

夜幕降临。父母在客厅里因为一个他听不懂的笑话而笑了。
而他,关在房间里,心脏跳得太快。焦虑一阵阵袭来,像冰冷的风在皮肤下流窜。

于是,他笨拙地低声喃喃:

——如果有谁,或者什么东西,能听见……请给我一个朋友。不必拯救我,不必让我欢笑,只要……在身边就好。

他重复了几遍这种“祈祷”。
既不算宗教,也不算理性。只是一个投向虚空的恳求。

第二天,一切如常。没有奇迹。父母的笑声依旧。朋友的沉默依旧。

但他没有选择认命,而是冒出了一个奇怪的念头。
他搬过一把椅子,放在自己面前。
然后,用颤抖的声音说:

——你好。

椅子当然没有回应。可奇怪的是,他心里的恐惧却少了一点。

第二章——空椅子

从那一天起,空椅子成了仪式的一部分。
他会在椅子上“想象”某个人。

那人不比他大太多,但明显更稳重,更从容。
他想象那人经历过生活的痛苦,却依然挺立。

慢慢地,他给这个幻影添上了细节:
一张平静的脸,一双不急不躁的眼睛,肩膀略微下垂却充满力量。

“他在这里。”少年告诉自己。
而每一次这样想,心里的孤独感就削弱一分。

第三章——模仿

他开始模仿那个人。

——今天我走路要像他一样慢,不要慌张。
——我要像他一样,先呼吸,再说话。
——如果他在,他会怎样回答?

这些小小的模仿,像种子一样,渐渐改变了他。
在学校,他不再总是低头走路。
在家里,他学会在父母的沉默间隙安静呼吸。

虽然没有人注意到,但他自己感觉到了不同。
椅子上的“他”,正在慢慢活过来。

第四章——第一次对话

某天下午,阳光落在窗台。少年盯着椅子,心脏怦怦跳。

——你是谁?他终于问出口。

沉默持续了很久。
但在想象中,那人缓缓抬起头,嘴角露出一丝微笑。

——我是你创造的,但我比你更老练,更宁静。

少年屏住呼吸。
第一次,他听见了那个声音。不是幻觉,而是来自心底深处的一种回应。

第五章——名字

一个星期后,他们坐在公园的长椅上。
他望着身边的幻影,犹豫着问:

——我该怎么称呼你?

那人沉默了一会儿,然后低声说道:

——叫我“理想”。

这个名字让少年的眼眶突然发热。
是啊,他一直缺少的不就是一个可以仰望的方向吗?

第六章——成长

从那以后,生活一点点改变。

他学会了在孤独时对“理想”说话。
学会了在焦虑来临时,模仿理想的冷静。
学会了在别人不回消息时,不再觉得自己一文不值。

理想不是魔法。
他不会让朋友突然回来,也不会让父母更懂他。
但理想让他学会了:自己可以成为自己的支柱。

第七章——分岔口

几年过去,他真的变了。
他拥有了真正的朋友,有人欣赏他的新平静和坚毅。
甚至父母也注意到,他已经不再是那个脆弱的孩子。

有一天,他走进花园。
长椅上,那熟悉的身影依旧微笑。

少年坐下,却突然发现:
其实,这么多年,那张椅子上从来都只有自己。

尾声——理想仍在

他明白了。

理想不是一个幻影。
理想就是那个他一直渴望成为的自己。

祈祷没有让奇迹降临。
但祈祷唤醒了他心里沉睡的勇气。

从那天起,他不再孤单。
因为无论走到哪里,他都带着自己的“理想”。